上海消保委检测16款泡泡机,6件不合格,增塑剂超标危害儿童健康
上海消保委检测16款泡泡机,6件不合格,增塑剂超标危害儿童健康
有些泡泡机做工粗糙甚至产品包装上无中文标识这些产品对小朋友们安全吗近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对16款泡泡机开展比较试验结果显示斯纳恩、新星恒玩具等6件样品不合
试验背景
泡泡机颇受小朋友们的青睐,然而,许多泡泡机的制作水平不尽如人意,而且其外包装上缺乏中文指引,这引发了人们对孩子使用时的安全问题的担忧。鉴于此,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对16款泡泡机进行了详细的比较测试。在这16款泡泡机中,有15款是在网上购物平台上购买的,另外1款则是从实体店购得,这些泡泡机来自多个品牌,价格跨度从9.9元到59元。
这次测试涵盖了众多品牌和不同价格区间的泡泡机产品,全面展示了市场上泡泡机的质量状况,这对于确保孩子们使用泡泡机的安全极为关键。
玩具安全问题
检测结果显示,四款玩具不符合安全规范。它们的增塑剂含量过高,可能导致人体激素失衡,对儿童的健康尤其有害。通常,玩具的驱动部件,比如发条,应该完全封闭,以防有尖锐部分造成危险。然而,测试发现,其中一款玩具在这方面并未达到标准。
孩子在玩泡泡机时,可能会有安全隐患的部件,这可能导致受伤。所以,家长在买玩具时,必须特别关注玩具的安全性。
包装安全隐患
玩具若用塑料袋封装,孩子在游戏过程中若疏于注意安全,有可能因袋口堵塞鼻口而引发呼吸不畅。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塑料薄膜的厚度应至少为0.038毫米,最薄处亦不得低于0.032毫米。经检测,标有“斯纳恩”与“北国e家”的这两款产品,其包装塑料袋厚度并未达标。
这种包装可能对孩子造成安全隐患。家长在收到泡泡机后,要小心处理塑料袋,确保孩子远离,以免发生意外。
泡泡液安全状况
泡泡液的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首先,安全因素至关重要,玩具中不应包含易燃成分。然而,检查发现,有一款产品并未达到安全标准。再者,婴儿和小孩的皮肤较为敏感,泡泡液若酸碱度过强,可能会刺激他们的肌肤,甚至导致皮炎等皮肤病症。
检测过程中,对16件样品的泡泡液酸碱度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有一件标明由广东小贝士母婴用品有限公司销售的泡泡玩具,其酸碱度数值达到了8.71,超过了标准值8.5。通常,儿童用品的酸碱度应控制在4.0到8.5之间。这一发现提醒家长们要重视泡泡液的质量问题。
信息标识缺失
实验结果显示,这三件玩具样品缺少了必需的使用指南和安全隐患提醒。在购买玩具时,商品手册和标签应当完备,务必标注生产商的名字和具体地址,同时附上详细的使用说明。特别是那些含有特殊部件的玩具,还需要额外提供相关的警示信息。
家长和孩子在使用泡泡机时,若发现标签信息不齐全,就可能缺少重要指引,这可能会提升安全风险。因此,购买泡泡机时,一定要确保标签信息是完整的。
消费建议提醒
上海市消费者保护委员会提醒广大消费者,购买泡泡机时,一定要仔细查看商品上的标识。要确认说明书和标签是否完备,尤其是生产企业的详细信息。在使用过程中,要留意玩具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比如锋利的边缘,同时检查小部件是否安装牢固。
拆封后的包装塑料物品,使用后要妥善保存或处理。使用完泡泡机后,建议用清洁的水清洗与皮肤接触的部位,以防泡泡中的成分刺激皮肤。
泡泡机制本该是孩子们快乐玩耍的起点,然而其品质问题确实让人忧虑。阅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在挑选泡泡机时,是否会更加小心谨慎?不妨点赞、转发,并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